在小红书这个竞争激烈的平台上,内容是最小的营销单元。高质量的内容能够获得更大的公域曝光,因此提升笔记内容质量、迭代和复用显得尤为重要。每篇投放笔记都有其归因价值,好的内容可以提炼成多个爆文选题,通过模仿和改写实现多次传播。选题对爆文的影响巨大,没有选题就没有被分发的理由。
1. “利他”思维
在小红书产出内容时,最忌讳自卖自夸。写用户想看的,而不是只重视自己想表达的。可以通过拆解模仿同类赛道的爆文笔记,找到合适的选题。如果用户不想看你的内容,哪怕你把自己夸上天也没有用。
2. 引起用户情绪共鸣
站在用户角度,产出一些能够引起讨论互动的笔记内容。例如,商家想要推广自己的“座椅靠背、护腰矫正坐垫”,种草人群是职场人,可以产出一些例如“牛马劳损病”等内容,先以吐槽工作、寻求解决办法等角度发帖,做产品植入,与用户产生共鸣。甚至还可以把使用场景再扩大一点,找到容易有情绪共鸣的人群如“宝妈”,用“喂奶时的腰酸背痛、产后腰麻”等共鸣感内容做植入。
3. 受众广
想让笔记变成爆文,前期的选题受众人群要尽量广泛。如果选题对象较窄,从曝光度上来看就很难成为爆款笔记。当然,如果内容质量够好、细分关键词选得好,也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搜索流量,但无法成为一篇成功的A0-A3人群爆文。
没有好选题,你的内容就没有被分发的理由。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好选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1. 搜索栏中的“下拉词”
查看同赛道同类目用户的高频搜索词,明晰消费者的需求点,做用户感兴趣的选题。
2. 营销工具的利用
像蒲公英、千瓜、灰豚红薯等营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明晰选题。以蒲公英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其创意中心轻松找到不同类目下的热门优质笔记和案例,这些高质高热的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出类目中已经存在的优质选题。
如果觉得蒲公英提供的笔记数量太少,还可以通过小红书第三方数据平台拉取相关笔记,按照互动量排序导出,高效了解类目中用户关注度较高的选题。
3. 积累和筛选
积累一定数量的选题后,筛掉偏差太大或不适合复制的选题,剩下的选题进行拆解模仿。最后可以保留10-20个热度和讨论度较高的选题,作为内容双循环的第一波选题。
拆解爆文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元素进行拆解:吸睛标题、抓手、痛点、共鸣、观点。依据笔记类型、行业赛道/话题、合适的标题、笔记链接、点赞/收藏/评论、笔记结构拆解、产品植入点为分类,总结为多个不同类型的素材库,比如:
1.爆文库
包含我品账号和竞品账号的爆款。
2. 标题库
所有让你忍不住点击的标题都可以记下来,无论是不是和你行业相关。
3. 图片/视频库
主要包含高清无版权图片/视频,切忌随意使用禁止商用的图片或者视频,以防侵权。
4. 工具库
主要包含内容创作的相关工具。
5. 名词库
主要包含垂直行业专有名词解释。
将拆解后的笔记内容录入进去。对于反复测试数据表现不好的素材及时清理,及时更新素材内容,匹配热点需求,紧跟行业走向。
经验是基础,测试出真理。无论对内容多自信,也还是要经过赛马测试。测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阅读高、互动高、回搜高。互动和回搜都是验证种草效果的重要数据,两个数据可能对应的素材也完全不相同。只有经过多轮测试,才能验证哪一种内容模型是互动效果好,哪一种是回搜效果好。总之,赛马测试可以帮助我们缩小优质选题的范围,同时参与测试的笔记评论区的互动也可以帮我们进一步确定痛点。选题和痛点的迭代会反哺内容模型,帮助我们持续优化笔记内容,放大笔记传播效果和种草效果。让笔记数据验证内容优质程度,让种草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