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作为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解决沟通效率和信任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率,进而关系到企业的生意成败。
一、对外:提升沟通效率和用户推荐效率
1. 用户理解的效率:品牌需要用简单、直接、高效的方式与用户沟通,让用户快速理解并记住企业的价值主张。这需要品牌在传播话术上做到“一句话,不解释,都听懂,强相关”。例如,京东的“多快好省”,阿里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拼多多的“拼着买,才便宜”等。
2. 用户推荐的效率:好产品能解决复购率的问题,而用户推荐则是扩大用户规模的有效路径。品牌需要让用户愿意分享,让用户低门槛分享。例如,拼多多的“真香”,瑞幸的“真香”,奔驰的立标/大标,理想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公牛插座的安全,以及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等。
二、对内:解决组织协作和要素整合的问题
1. 品牌部门内部信息的直接生成:品牌资产的积累需要保持一致性。品牌部是最直接的落实部门,需要建立一套标准,避免人员流动导致品牌调性的随意改动。同时,品牌战略更大层面的内容,如使命/愿景/价值观、品牌定位、品牌口号、品牌调性、品牌人设等,需要创始人来抓。
2. 品牌部与其他部门/生态链的协作:品牌部需要向上争取资源和话语权,做不了演绎推理就做归纳推理,做不了一步到位的数据核算,那就尽可能做拆解和细化。同时,还需要了解公司各个部门的角色和痛点,跟老板争取在企业战略层要遵循的品牌准则。
三、结语:品牌的双重角色与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品牌不仅是企业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更是企业内部组织协作和要素整合的关键。它对外解决沟通效率和信任度的问题,对内则促进一致性和协作。品牌的本质在于其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价值增长,通过提升用户的理解和推荐效率,以及优化内部的组织协作和资源整合,品牌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产。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品牌的作用愈发凸显,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独特的市场定位,还能够增强用户的忠诚度和推荐意愿。因此,企业应当重视品牌的建设和管理,将其视为一项长期的投资而非短期的成本。通过持续的品牌策略和创新,企业可以在市场中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