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为如何筹办发布会而发愁?主题怎么构思?嘉宾怎样邀请?如果你是运营新手,面对这些问题可能会不知所措。别担心,这篇干货满满的文章将为你指点迷津。
岁末将至,这个时期往往是各大互联网公司举办发布会的高峰期,各种各样的发布会和行业峰会让人眼花缭乱。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参会者去欣赏大咖们的风采。但倘若有一天,老板把策划一场发布会的重任交给你,你该如何应对呢?
筹办发布会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握3个核心和两条线。
这3个核心分别是发布会主题、发布会当天的活动环节以及发布会嘉宾。它们直接决定了发布会的水准和受欢迎程度,至关重要。
两条线则是发布会宣传线和发布会资源落地线,这两条线直接关乎发布会能否顺利举行。若能做好上述这些方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离成功举办一场发布会不远了。
一场发布会影响力的大小,关键就在于主题、活动环节和出席嘉宾这三大核心要素。
发布会主题就如同文章的标题一般,它直接决定了人们是否有兴趣了解这场发布会。而且,主题的确定基本上为整个发布会的宣传方向定了基调,明确了要向目标用户传达的信息。这个主题直接圈定了我们期望参与此次发布会的人群。例如,我之前负责的一场UC发布会,主题是《你的创作值得更多》,其传达的意图十分清晰,这场发布会的核心是提升自媒体人的创作价值,所以核心受众就是自媒体人,这也就把其他行业的人员基本排除在外了。
为了确定发布会主题,我们通常要先明确发布会的目的。依据不同的举办目的,我们能更精准地把握发布会的内涵,从而向外界传达更具针对性的信息。
常见的发布会,按照目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第一种是新品发布会,通常是某公司为宣传新产品而举办的。比如每年秋季苹果公司举办的新品发布会。
第二种是战略升级发布会,一般是企业在产品方向或品牌形象有重大调整升级时,向外界公布相关信息的发布会。像之前UC举办的“全新 UC,与媒共舞”战略升级发布会,宣告 “UC浏览器”正式升级为 “UC”,朝着“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 全面升级。
第三种是合作发布会,一般是两个公司展开合作或者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时召开的发布会。例如之前360与酷派新成立合资公司时举行的发布会就属于此类。
第四种是行业发布会,这种发布会通常是为了促进整个行业内的交流而举办的,像GMIC移动互联网大会就是典型代表。
发布会环节设置得是否有趣、合理,是吸引众多参会者报名并让他们全程参与的关键因素。
一场发布会常见的环节包括:领导开场致辞、核心产品讲解、嘉宾分享、启动仪式、圆桌讨论和抽奖环节等。根据发布会的规模、资源条件以及侧重点不同,一场发布会可以是由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构成。比如锤子手机的新品发布会,基本就是罗永浩老师的“单口相声秀”,两三个小时全程介绍新品手机。由于罗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观众依然听得兴致勃勃。而有些发布会因为缺乏亮点,可能还没进行到一半,会场就走了一大半人。
发布会环节设置主要需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重点考虑如何巧妙地介绍自家产品。例如罗永浩在介绍新品手机时走的是情怀路线,小米则是强调机身参数。二者都是通过发布会,以最适合自身的方式来宣传发布会的核心产品。
第二,要关注发布会的亮点。亮点是发布会最吸引人的地方,比如苹果新品发布会上对iPhone7 的介绍,或者是发布会中有重大计划的宣布,又或者是某个创意环节。
第三,发布会环节不宜过多、过长,要有侧重点。发布会总时长最好控制在4小时以内,否则观众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人员流失。而且时间过长的话,主办方可能需要考虑为参会人员提供餐饮,这会增加发布会的复杂程度和成本。对于重要环节,如介绍新产品,可以安排较多时间;对于不太重要的环节,比如开场演讲,10- 15 分钟即可。
最后,确定发布会环节后,要制作一份发布会流程表,清晰列出每个时间段对应的环节。这份流程表既可以用于当天的环节把控,也可以告知参会人员当天的活动安排。
发布会嘉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一场发布会上有重量级的大咖出席,那无疑会为发布会增色不少。很多参会观众就是冲着嘉宾的分享而来的。
常见的发布会嘉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领袖,另一类是明星人物。行业领袖通常是行业内极具影响力的顶尖人物,他们的分享能提升发布会的层次和含金量。而明星人物的出席则会极大地提高发布会的人气。不过从综合成本和效果来看,邀请行业领袖往往能产生更聚焦的影响,效果也更好。
挑选活动嘉宾时,首先要注意嘉宾的形象和内涵与发布会整体风格相匹配,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比如主打年轻时尚的vivo手机发布会邀请小鲜肉作为嘉宾,就很合适。但小米手机note2发布会选择梁朝伟作为嘉宾,我个人不太理解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其次,要注意准备多个备选嘉宾。因为发布会筹备周期较长,难免会有嘉宾因时间冲突无法出席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有备选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就是关于确定发布会三大核心要素的相关内容,完成这些,就迈出了筹办发布会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展发布会的宣传以及筹备发布会资源落地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