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型产品以内容为核心卖点,连接人与信息,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涵盖视频、音乐、小说、电子书等多个领域,常见的如QQ音乐、网易云音乐、多看阅读、爱奇艺等。从“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这一角度理解,内容型产品连接着用户与信息。其可替代性较强,用户选择往往基于内容的有无以及使用习惯。若要运营好内容型产品,关键在于满足用户对内容的消费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首先是做好内容资源的全、优、独。在内容资源方面,曾经音乐视频领域发展初期,盗版资源横行,部分平台依靠流量和品牌崛起,如爱奇艺和优酷。但如今规则改变,需重新构建内容运营方式。对于内容型产品而言,核心是提供丰富的内容。其一要追求海量,如同白崎参与的模板资源网站项目,致力于做到业内资源最全,让各类用户都能找到所需模板,满足多样化需求。其二要注重优质,不仅要满足普通用户,更要迎合挑剔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优质内容可自产或引入第三方提供,运营人员需深入理解行业和用户喜好,以把握优质内容的标准。其三是追求独家,以日剧版权为例,国内视频网站多采用独家引进策略,用户会因独家版权而选择平台。爱奇艺的《盗墓笔记》等独家IP资源,通过买断版权吸引用户,提升会员收入,成为行业标杆,凸显了独家内容的价值。
在内容资源达标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消费体验至关重要,可从产品和运营两个角度入手。从产品角度看,以多看阅读为例,其依托小米手机的MIUI系统优势,通过音量键翻页等功能,提升了阅读体验。在电子书领域,购买流程的便捷性、翻页效果、笔记标注和整理导出功能等,都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从运营角度而言,专题运营是有效手段之一。例如网易云音乐的“歌单” 功能,通过编辑精选将同类资源整合,以合集形式呈现给用户,减少了用户寻找资源的时间成本,优化了内容体验。
三、优质内容输出
优质内容输出有助于形成品牌优势,包括新媒体形态和产品形态。新媒体形态方面,如人人网在新浪微博开设账号,传播精华内容并带品牌标识,实现导流和品牌唤醒,让用户知晓其仍有优质内容。产品形态方面,当优质内容丰富到一定程度,可形成独立产品或模块,如知乎日报、豆瓣一刻的独立APP,百度贴吧的“看贴”、豆瓣小组的 “精选” 以及简书的 “简书周刊”以不同形式将优质内容扩散,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忠诚度。总之,内容型产品运营需先做好内容,以海量、优质、独家构建竞争壁垒,再通过优化体验和输出优质内容塑造品牌优势。尽管阿里音乐的版权优势对网易云音乐等构成冲击,但各平台仍可凭借自身特色和策略在市场中竞争发展,未来内容型产品领域的竞争态势将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