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现状与挑战星巴克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价格战的冲击。尽管其作为一个注重盈利的老牌美国公司,坚持不参与价格战,但市场形势依然严峻。从季度财报数据来看,中国区门店数量虽有显著增长,二季度达到7306家,然而营收却同比下滑一成,至7.3亿美元,同店销售额也同比下降14%。相比之下,瑞幸虽同店下滑也明显,但因大力拓店加密,单季营收再创新高。星巴克所处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其作为重空间属性的高客单、高溢价咖啡文化品牌,如今被低价咖啡包围,如9.9元、8.8元、6.6元等低价咖啡的涌现,对其经营造成了重大干扰。星巴克全球CEO纳思瀚也指出,中国市场同行的门店扩张和价格战对经营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市场尚未完全分层,这与星巴克原本等待市场自然分层以找回舒适区的计划相悖,星巴克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在华策略以应对当前困境。
二、星巴克的应对策略与关注重点面对挑战,星巴克放弃价格战策略,转而关注其他方面。首先是注重关键业务数据的环比增长,如星巴克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刘文娟强调的净收入、门店交易量、利润率等。在利润率方面,星巴克中国的经营利润率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而瑞幸的利润率则经历了波动尚未恢复正常水平。其次,星巴克在门店拓展方面有新举措,向更多下沉县域城市扩张,这些下沉门店表现良好,第一年能收回大部分投资且现金利润率较高,商场对其招商态度积极,因其在品牌地位等方面具有优势。在产品创新上,星巴克有自身的理解,舒尔茨认为创新要有颠覆性,如推出橄榄油咖啡饮品Oleato等。体验创新主要体现在会员体系的扩大和升级上,今年6月对会员体系星享俱乐部进行了最大升级,增设钻星会员等级等,使得会员销售占比保持高位、活跃会员数创新高、高级别会员消费频率提高,同时通过团购平台等扩大会员数量及活跃程度,这与星巴克的2025年战略愿景相契合,该愿景涵盖了多个方面,体现了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
三、星巴克的未来展望与行动方向星巴克对中国市场保持着长期乐观和耐心的态度,正视短期困难。纳思瀚提到星巴克此前在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但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和迈向正常化,长期趋势向好。对于未来行动,纳思瀚表示在中国看到更高的增长和利润机会,正在构建以高端品牌为基础,更数字化、创新和本地化的下一代星巴克,并探索早期阶段的战略伙伴关系,市场猜测可能是重新考虑开放加盟。2017年星巴克曾回购合资企业股份恢复直营,而新上任的纳思瀚去年态度是坚持直营,但加盟具有扩大规模和降低成本的优势,如果要实现9千家店的布局和提升利润,开放加盟存在可能性,不过目前并不急迫。纳思瀚认为星巴克在中国区的行动正在产生影响,业务和运营指标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尽管财务报表尚未完全体现变化,但改善之路漫长,作为一家经历过风雨的长青企业,星巴克有能力等待漫长的复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