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TC.CN
融媒体传播平台
TSITC.CN
提升公司影响力 提升品牌知名度 获得更多曝光
Enhance company influence ,Increase brand awareness,Gain more exposure opportunities


北京图说天下信息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阿里京东二季度财报:增长乏力下的不同策略与风格

访问量: 编辑: 发布时间:2024-10-21
文章围绕阿里和京东在电商领域的不同发展策略展开。二季度财报显示两大巨头营收增长缓慢,阿里营收增幅 3.88%,京东为 1.2%。阿里追求规模扩张,调整淘天商家收费政策,强调 GMV 并引入小商家;京东注重利润增长,通过供应链能力提升价格竞争力。除主营业务外,阿里在国际业务和智能云等新业务上表现积极,而京东新业务缺乏活力。面对拼多多的竞争,阿里和京东选择不同道路,孰优孰劣有待未来几年见分晓。

一、电商双雄增长乏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商领域,阿里和京东这两大巨头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8月15日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中,却透露出了令人担忧的信号。两家企业的营收增长均呈现出明显的乏力态势。阿里作为电商行业的领军者,旗下拥有七大业务板块。尽管整体营收实现了3.88%的增幅,但其中唯一拖后腿的却是其核心的主营业务淘天集团。相比之下,京东一直以来以自营模式为主导,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营收规模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然而,本季度京东的营收涨幅也仅有1.2%,这一数字无疑表明京东同样面临着增长困境。

发困难。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拼多多却在2024年Q1展现出了惊人的爆发力,营收增幅高达130.66%。在这样的背景下,阿里和京东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愈发凸显。对于阿里而言,淘天集团作为其电商业务的核心,收入的下滑无疑给整个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上一季度淘天集团还有4%的增幅,而到了本季度却不增反降,这一变化着实令人意外。京东方面,以自营为主的商业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但也使得其营收增长面临着天然的天花板。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和竞争的加剧,京东要想实现持续的高速增长变得愈

f69e8566a4a2a90f5ce0fb30a7f34e57_compress

二、策略差异明显
阿里和京东在发展策略上有着显著的不同。阿里始终致力于追求规模扩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阿里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在净利润方面,阿里同比下降29%。一方面,部分业务如国际商业仍处于亏损换增长的阶段。另一方面,淘天集团作为阿里的核心利润来源,其客户管理收入增长停滞不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阿里在财报发布前宣布针对淘天所有商家进行收费政策调整。这一调整旨在向市场表明,阿里将不再追求绝对低价,而是更加注重GMV(商品交易总额)的提升。同时,通过引入更多小商家、重新分配流量,以实现用户管理收入的增长和变现效率的提升。

京东则将重点放在了利润增长上。尽管京东一直强调低价策略,但在财报中解释称,其低价并非依靠补贴,而是通过提升供应链能力和投入,保持整体毛利水平的稳定。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京东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37个基点至15.8%。京东CEO许冉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本季度的利润主要得益于供应链效率提升带来的毛利率改善,包括第三方业务占比的提升、品类组合的变化以及通过提升效率带来品类利润率的提升。具体到京东的三大业务,京东零售保持盈利,京东物流的利润增幅达328%。然而,新业务(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由上季度的盈利转为亏损。不过,由于新业务收入占比仅有1.5%,所以亏损并未对大盘造成严重拖累。


三、业务风格不同
除了主营业务之外,阿里和京东在其他业务上也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阿里在新业务领域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态势。其中,由蒋凡带领的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增速最快。在海外业务方面,阿里面临着拼多多旗下Temu的激烈竞争,但阿里拥有速卖通、Trendyol(土耳其电商零售平台)、Lazada(东南亚电商平台)、Daraz(南亚电商平台)和Miravia(西班牙电商平台)等多个平台。就在财报发布前,LazadaCEO 董铮在内部讲话中称,Lazada在今年7月录得EBITDA转正,实现盈利。这一成绩被视为阿里海外电商本地化能力的体现,也使得这一业务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此外,和国际业务绑定的菜鸟在本季度也实现了盈利,扭转了上个季度亏损的局面。智能云业务更是成为阿里的一大亮点,收入和利润双增,尤其是利润大超预期,同比增长155%。这背后是阿里云改变了赚钱思路,从高端定制化路线转向公共云业务,虽然收入有所减少,但利润却变得更加稳定。

相比之下,京东则显得相对求稳,但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活力。在主营业务上,京东既要自营又要兼顾第三方商家,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模式引发了一些争议。流量分发逻辑和第三方商家定价问题直接影响着京东的平台收入(广告和佣金)。从数据来看,本季度京东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1%,低于2023年同期的8.52%,这一变化或许已经表明这种模式开始产生影响。

在新业务方面,京东面临着诸多挑战。京喜在全盘盈利的状态下出现了亏损,主要是由于业务调整和处于投入阶段。5月29日,“京喜”宣布推出全托管模式,并更名为“京喜自营”。商家负责生产,京喜承担运营、物流、售后等工作,从中赚取商品价格差。然而,由于团队快速扩张和全托管模式可能导致平台负担过重,再加上低价商品的低毛利难以覆盖成本,京喜出现了亏损。

另一大变量是达达,京东财报在2024年Q1将达达并入新业务。达达在过去一年亏损严重,2023年亏损19.5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28亿元。同时,由于“烧钱” 厉害且本地化进程不彻底,京东在 2023年彻底从东南亚电商战场撤出,关闭了运营七年的印度尼西亚站以及运营五年的泰国站,只保留部分仓储业务。海外业务规模的缩减也影响了京东新业务的收入,使得京东的“新业务” 想象空间有限。

总之,在应对拼多多的激烈竞争中,阿里和京东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目前,很难判断哪种方式更加有效,或许只有在未来几年,我们才能看到最终的答案。



图说天下文化: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在中华大地擘画改革新卷,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北京图说天下信息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67326e5bfa5fcf0be15ce360991ebe79
8b8d0c78bde65e37200ccc6b66c4c9de
7c3681ea1c7654a673d25055d5e7bfa2
e9aa4d14f50065f7e5a278214eb9cea6
电话:17801571980
微信:bochumcn
Email:liuhui@tsitc.cn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首特钢创业大厦806
联系方式